今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14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28213億元,同比增長7.4%,國民經濟開局平穩,總體良好。雖然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仍處合理區間,提質增效的成果也初步顯現。
  中國經濟進入了結構性減速時期,雖然聽起來不那麼令人興奮,但結構性減速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提供了新的動力、機遇和空間,這一變化是值得歡迎的。
  從一季度的數據顯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取得了新的進展,產業結構繼續得到優化。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4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個百分點。三產的增長速度比二產增長速度高0.5個百分點。這些方面說明瞭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產業結構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同時,從中央到地方致力於簡政放權,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同時,各級政府加大了淘汰落後產能的力度,也加大了環境污染治理的力度。這些方面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所以一些地方寧願把經濟增速降下來,也要追求綠色發展、追求可持續發展,值得鼓勵。
  綠色GD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們必須用綠色GDP作為政府和幹部業績的主要衡量標準,把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環境保護的情況納入乾布核範圍,考察領導幹部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是否註意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201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後,中央政府開始推動地方改進政府考核體系。中組部下發《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淡化GDP考核,增加經濟增長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等考核指標的權重,並加強政府債務考核,強化任期審計和離任追責。
  隨之而來的便是全面深化改革,追求更高質量的GDP已經成為今年各級政府工作的“重頭戲”,此前,全國31個省份(不包括港澳臺地區)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與2013年GDP實際增速相比,2014年,除黑龍江、海南上調GDP增長目標外,貴州、寧夏、山西、內蒙古、遼寧、河南、廣東等7省份GDP增長目標與去年持平,其餘22省份則下調了GDP增長目標。
  在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的新階段,不少問題的解決將有賴於改革步伐的加快,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改革創新,釋放內需潛力、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夏曉倫)  (原標題:經濟增速放緩仍處合理區間 提質增效成果初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x48lxthj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