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促使人們對現代金融價值觀進行深刻的反思,同時也促使人們對現代金融監管體制進行歷史的考量。在對金融危機深層次原因的解讀上,諸多學者將現代金融與現代金融監管體系聯合起來進行研究,大量的研究文獻認為,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之間存在著辯證關係,印證了兩者之間的協調平衡對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
  一.結構性缺口釀成危機苦果
  2007年全球爆發的金融危機,呼應證明瞭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結構匹配的重要性,而本次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直接來自於美國金融監管對金融創新的結構性缺口的存在,金融監管體制對金融創新的自生性滯後和自覺性滯後是金融風險積累的制度性根源。
  自生性滯後是由於一國監管體制的結構特性而造成的對金融創新反應的滯後。
  美國次貸危機反映了傳統的美國多頭監管體制難以應對金融混業的蓬勃浪潮。美國的金融產業長期以來遵循的並不是政府主導的強制性制度變遷,而是誘致性變遷的制度演化路徑。金融業在市場力量的主導下發展,而金融監管機構基本上屬於“危機驅動”的滯後性設置,對金融市場的創新有較長的時滯。這種時滯集中表現在,其分散的監管機構無法對綜合性的房貸證券化產品進行有效監管。例如,對房貸進行證券化的投資銀行以及房貸擔保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國政府授權的房地產貸款二級市場的壟斷經營商,政府對這兩家公司提供著間接的擔保,即提供了這兩家公司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動用的一定數量的信用額度。另外,“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債券可以向美聯儲進行貼現,也就是說中央銀行可以直接將它們的債券進行貨幣化,可以不算誇張地說,這兩家公司的債券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美國財政部債券的功能,它們實際上成為了“第二美聯儲”,為美國銀行系統提供大量的流動性,尤其在政府不方便出面的時候。正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美國金融市場的半官方地位,使其幾乎不受監管體系制約,造成房貸證券化產品處於事實上的濫發和失控狀態。在次貸危機中,創新的次貸衍生品層出不窮,產品屬性跨越了證券、期貨、保險等行業成為跨界產品,正是金融產品的大規模創新使得金融監管體系出現了空白和盲點,導致了危機的爆發。
  自覺性滯後是指金融監管機構為了給市場創新預留合理的自由空間,從主觀上容忍市場參與者對既有規則進行合理突破,允許金融創新對金融規制的合理衝撞,從而人為地產生監管滯後。
  在美國著名學者諾姆·喬姆斯基的政治經濟理論的指導下,美國大規模實施金融自由化浪潮,當時通過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拋棄了過去傳統的“規範交易行為、強調風險管理”的監管理念,主張放鬆金融管制,鼓勵金融創新,減少政府監管,由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來主導金融市場。在新自由主義的旗幟的引領下,當時美國的金融創新環境變得異常寬鬆,金融衍生品的杠桿力度及複雜程度也水漲船高。自覺性滯後一方面給金融創新賦予了自由創新的空間,另一方面也使金融市場的風險日益孕育膨脹。事實表明,在迅速發展的金融創新面前,存在自生性滯後和自覺性滯後的金融監管體系並不能實施有效監管,正是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結構錯配釀成了金融危機的苦果。
  二.金融監管體系的變革
  2007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不僅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帶來了金融監管版圖的重構。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機又一次將監管理論的主流引向了加強監管的道路上。金融監管理念的激烈碰撞;金融監管法律價值與工具價值的實現機制;各國金融監管變革的實踐之行,顯現出金融監管體系重塑的路徑選擇。但正像開放的金融系統所表現出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一樣,金融監管體系變革的未來將繼續以多元化和創新性的面貌呈現給世人,這也是金融監管體系能夠不斷發展並推進人類經濟生活發展並創造價值的根本保證。
  金融危機爆發後,歐美等國對其金融監管體制進行了深刻反思,併在2009年4月G20倫敦金融峰會後陸續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監管體制改革。雖然全球的金融監管制度變革呈現出不同的特征,但有著共同針對危機的金融監管精髓,這些金融監管變革的最新發展趨勢如下:
  1.追求金融穩定與金融效率的衡平
  從全球金融監管實踐來看, 20世紀30年代以來直到20世紀70年代, 全球大多數國家持有的金融監管目標主要是追求金融安全與穩定。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全球金融監管目標發生了變革,主要的監管目標是追求金融效率,而忽略了金融穩定的目標。這兩種金融監管理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顯現出金融監管過程中的“金融危機—加強監管—經濟複蘇—放鬆監管”的螺旋式發展軌跡。而本次金融危機,又將金融監管引領到了“加強監管”的軌道上來,體現在金融監管目標的變化是從單純追求金融效率或金融安全向註重金融效率與安全的衡平轉變。金融監管目標的這種變化體現在全球金融監管理念的轉變之中,即從規則監管理念過渡到原則監管理念。戰後多年以來,世界各國的金融監管基本奉行規則監管模式,監管部門制定明確而細緻的規則,金融機構在規則之內照章辦事,法不禁止則通常可行。但金融危機的事實標明,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存在著結構性缺陷,金融監管對金融創新存在著監管缺口。因此,金融危機後,世界各國的金融監管理念更多地借鑒了英國2005年以來的原則監管模式,很多國家,包括美國在金融監管制度變革中原則監管吸納到本國體系中,以解決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不同步問題,維繫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2.從微觀審慎監管到宏觀審慎監管
  金融體系通常存在系統性風險,即使單個機構儘力控制自身的風險程度,但整體風險仍可能超過安全範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某一金融機構的風險外溢,就可能顛覆整個金融業。從本次金融危機看,原有金融監管方式只註重微觀監管,忽視了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本次金融危機對傳統的銀行微觀審慎監管政策提出了挑戰。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主要經濟體和國際組織都在著力加強以宏觀審慎監管為重要內容的金融監管改革。為此,許多金融監管當局已經或者正在嘗試從整個金融體系,而不僅單從微觀的角度進行監管,這被稱為“宏觀審慎監管”。總而言之,宏觀審慎監管是指宏觀金融管理當局將金融體系整體作為監管對象,降低金融動蕩產生的經濟成本,從而確保金融穩定的一種監管模式。
  3.從順周期監管到反周期監管
  此次金融危機使人們意識到金融體系中很多制度安排都存在順周期性。如銀行內部評級、信用評級、公允價值計價的會計準則、貸款損失撥備、金融機構與企業資產負債表的不透明性等。這些制度均存在一定的順周期性。此外,金融體系自身也具有金融加速器,即順經濟周期特征。所謂金融體系自身的順周期性是指銀行信貸規模會隨經濟周期而發生變化,經濟擴張時上升,經濟低迷時下降。當前的金融監管標準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順經濟周期的特征。G20倫敦峰會聯合公報指出“金融監管應緩解而不是放大經濟周期。”這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金融監管改革的共識。從當前金融監管與金融發展的現實情況看,主要改革的方嚮應該是建立逆周期的資本儲備,構建動態的貸款損失撥備體系,改變會計標準等。
  4.從各自監管到國際金融監管協作
  國際金融危機凸顯國際金融監管合作的必要性。隨著經濟全球化背景的進一步加深,國際間貿易和資本流動更加自由。但也正是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使金融危機通過投資、貿易等實體經濟鏈條迅速擴展到全球。因此,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國際金融監管的合作和協調更顯重要。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採取各種措施,開始強調加強不同政府金融監管部門間的國際合作與協調;歐盟成立跨境金融機構的監管結構,對成員國金融監管機構的合作做出了努力;世界主要經濟體已經開始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發佈趨同路線圖;國際會計制度逐步統一;世界上一些大型跨境金融機構創新了監管團制度,以金融機構母國監管者為主導者,聯合其他東道國監管機構共同監管該機構。這些金融監管制度的變革體現出對全球化經濟背景的呼應,也是全球一起抗擊金融風暴的制度屏障。
  ■陳紅(教授)
  作者簡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湖北省擔保協會常務理事,榮獲湖北省青年五四獎章及湖北省社科界優秀青年學者稱號。
  宏觀審慎監管是指宏觀金融管理當局將金融體系整體作為監管對象,降低金融動蕩產生的經濟成本,從而確保金融穩定的一種監管模式。
  ——陳紅  (原標題:後金融危機時代的金融監管變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x48lxthj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